“听见·看见”系列——安在当下 减压与赋能专场研讨会线上顺利举行
发布时间: 2022-05-31   浏览次数: 10

听见·看见|疫情中的辅导员赋能

 531日上午,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办、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建桥学院联合主办的“听见·看见”系列——安在当下 减压与赋能专场研讨会线上举行,近20所高校心理中心负责人与专兼职心理教师参与,上海中医药大学心理中心主任林磊老师主持。







首先,上海中医药大学心理中心谌誉老师,做了《澄心息虑 心领神会——2022年疫情期间一线辅导员心理赋能工作》的分享。根据疫情期间一线住楼辅导员资讯翻涌、工作忙乱、劳心耗竭的状况,面对他们没有时间、没有精力、没有心情的困难,如何给他们以心理上的支持?中心老师根据中医理论,每天固定时间,在群里上传时长稳定、形式相同、有共鸣感的音乐,这些音乐有放松入定类的,有安神静心类的,有正念冥想类的,也有提神励志类的。通过这些音乐,让一线辅导员与育人导师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、中医心理教授和心理咨询教师都有了联结感;通过这些音乐,澄心息虑,静心定意,心神交会,聚焦工作效果。事后通过反馈得知,此项赋能活动的效果非常显著。

















上海建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田彬博士,介绍了学校心理中心在疫情封控期间所做的工作。第一,以心理辅导员为骨干,提升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能力建设。在疫情开始,就编写了相关工作方案,比如《疫情期间的心理服务工作方案》疫情期间,召开了民办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;组织两场广场心理咨询;对用药学生进行管理和帮助。第二,以心理活动月开展为契机,提升辅导员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导引能力。活动开始之前,组织线上会议,进行方案商讨;活动过程中,进行全程指导,全程参与;活动月结束,进行总结表彰。第三,以自我照顾、减压赋能为目标,提升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。组织手语操,受到学生的喜爱;录制百问百答视频,视频共28个,浏览量近10万人次;针对辅导员,组织了心理沙龙、工作坊和“静心听吧”等。建桥学院心理中心顾问张海燕教授结合具体的案例,就如何指导辅导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,为辅导员赋能,进行了详细的介绍。

上海健康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王枫老师,分享了他们学校的做法,帮助辅导员解除后顾之忧。对于需要用药的学生,由心理咨询中心统一管理;对于心理危机,心理咨询中心冲在前面,减轻辅导员的压力。在工作中发现,辅导员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心理危机事件,还来自于其它方面;因此,中心组织开展面向辅导员和学生的减压团体。最后,她分享了面向辅导员开展的巴林特小组情况,这个团体每周一次,连续十二周,目前还在进行中。















此外,上海大学心理中心的许静博士、上海师范大学心理中心主任吴燕霞博士也进行了分享,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处处长沈漫谈了参加研讨会的感受,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。

最后,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李正云主任总结,抗疫是一场战争,对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的体力和心理都是挑战;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危机的预防,高瞻远瞩;“安心赋能”系列心理援助活动,从实际出发,起到心理疏导作用,通过心理辅导提升工作效果。



供稿:上海建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